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信息,2025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美国华盛顿会见了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巴西央行行长加利波罗、南非央行行长康亚戈、阿根廷央行行长鲍希利,主要就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深化双边务实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司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从严监管万能险,推动万能险进一步回归保障本源,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保障功能有待强化、账户运作不规范、少数万能险资金运用较为激进等突出问题,深挖问题根源,从制度上有针对性地治理。主要有以下内容:
当前,中国金融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推动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各级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中国金融业的灵魂,也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要途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金融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公平与效率并重,倡导诚信、责任和创新。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金融文化的构建不仅要服务经济发展,还要融入社会责任,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年4月23日-24日,二十国集团(G20)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今年第二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展望、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应对非洲发展和增长困境等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参加会议。
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银行业总资产13.87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79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0.21万亿元。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保险机构一季度实现保费收入639.72亿元,同比增长4.4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23日在华盛顿特区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经济碎片化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各方应加强合作,努力避免全球经济滑向“高摩擦、低信任”的轨道。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坚定支持自由贸易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4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陈之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苏赟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克歆主持发布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3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3日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章更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比1月份的预期低0.5个百分点,2026年预计为3%。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下调至1.8%,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而美国关税措施的冲击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在短期内导致全球经济显著放缓。
在全球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坚定践行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经济领域的关键发展方向。2025 年以来,绿色金融债券市场呈现出 “井喷式” 发行态势。截至 4 月 18 日,依据发行起始日统计,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已飙升至 1660 亿元,而 2024 年全年发行规模为 2225 亿元。如此迅猛的发行节奏,无疑将给银行业带来诸多深刻变革。